
未来5-10年人才缺口达数十万,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成为2025年最炙手可热的新专业,备受高校和考生青睐。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数据显示,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拟新增数量最多,全国共有120所高校申报。
这一数字远超其他专业,相当于排名第二的网络空间安全专业(55个)的两倍多。
这意味着,低空技术与工程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发展最快的新兴专业之一。
01 国家战略布局,政策强力驱动
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获得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2021年2月,低空经济被写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自2024年起,低空经济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展开剩余81%为积极响应这一战略需求,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首次建立了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对于中央最新部署、高度关注的战略领域,开辟相关专业设置即时响应“绿色通道”。
02 市场需求旺盛,经济规模快速增长
低空经济深度融合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5G通信等技术,带动航空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产业链迭代升级。
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中国民航局发布的《2024年通用航空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注册无人机运营企业已达1.9万家,传统通航企业628家,全年低空经济规模突破6800亿元,同比增长28%。
赛迪研究院预测,到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03 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全面创新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典型的交叉学科,涉及“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五个一级学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全国首批六所获批高校之一,其课程设置具有代表性。专业在公共基础类课程中设置低空技术与系统涵盖的学科知识,包括数学、物理、机械、计算机、电类、力学、控制等。
核心专业类课程涵盖系统、通信、控制、感知、嵌入式、动力等内容。具体课程包括低空技术与系统概论、低空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力学、空气动力学基础、新能源动力技术、导航与定位技术等。
华南理工大学的培养方案显示,该专业还包含低空飞行器控制技术、低空通感遥智能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算法基础、低空交通管理等课程。
04 培养模式创新,强调实践能力
各高校普遍采用“厚基础、强交叉、大体系、高智能”的培养理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构建了以胜任低空经济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为主体,以低空无人飞行器综合集成应用实践能力和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能力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特色培养体系。
华南理工大学则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合并成“AI与低空技术”工科试验班招生,总计划共170人,大一学年末按学生意愿100%分流。
结合课程综合性强的特点,高校还与相关企业联合设置产教融合的综合实践课,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通过项目驱动、实验和实训课程,学生将参与低空飞行器、感知系统、控制系统的设计、装配、调试和测试。
05 就业前景广阔,薪资待遇丰厚
随着低空经济的井喷式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持续攀升。中国民航大学的申报材料显示,2025年行业人才缺口预计超100万人,其中复合型人才占比达60%以上。
北京市人社局发布的《2024年北京市人力资源市场薪酬状况报告(四季度)》显示,北京低空经济产业相关岗位高薪招人才:
飞行器自动控制算法工程师月平均薪酬中位值达29435元;
无人机飞行技术工程师、低空飞行器设计师月平均薪酬中位值均超26000元。
毕业生就业方向广泛,主要面向低空飞行器制造企业,从事飞行器设计研发、生产装配、性能测试等工作;低空运营企业,如城市空中交通运营、物流无人机配送等,担任运营规划、飞行调度等岗位。
也可到低空设备维护与保障单位,执行设备检修、故障排除、技术维护等任务;或到相关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从事科研项目研究、政策法规制定与监管等工作。
06 招生热度高涨,录取分数亮眼
在2025年的高考招录中,部分高校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已经成为“大热门”。
华南理工大学今年增设的“AI与低空技术”工科试验班专业所在专业组投档最低分为625分,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录到了该专业组最高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科试验班类(未来工程师项目制育人试验班,含低空技术与工程)更是投出了超670分的高分,显示了考生和家长对这一新兴专业的高度认可。
07 选择建议:哪些学生适合报考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作为强交叉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创新思维能力。
该专业适合对航空航天技术、人工智能、智能控制等领域有浓厚兴趣,喜欢动手实践,具备较强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考虑到该专业涉及多学科交叉,学习难度较大,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同时,由于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完善和通航机场、起降点、飞行服务站等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未来低空交通将不再局限于物流配送和特殊作业,还将向城市通勤、医疗救护、旅游观光等领域拓展。
北京邮电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已经开始在培养方向上做出差异化布局,有的侧重低空技术与无人化、网络化、智能化系统的研发,有的则聚焦低空飞行器设计与控制。
选择低空技术与工程网上配资炒股,不仅是选择一个专业,更是选择参与一个即将改变我们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新兴产业革命。
发布于:重庆市弘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